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焦点播报:从远洋服务的这次收购,窥见3个战略目标
2022-08-16 09:52:03 来源:日新网 编辑:news2020

8月12日,远洋服务公告以5亿元购买母公司持股的天津熙合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关于这次收购,目前市场给出的反馈不一而足。有人觉得这是“啃老”,有人说这是“反哺”。就目前的市场反馈来说,后者带来的负面效应要比前者大得多。


【资料图】

从物业公司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其自身的安全性和成长能力,就像去年关联交易的世茂服务和配股后的碧桂园服务,市场如惊弓之鸟。

其次是集团整体的安全性,风雨飘摇中,国资房企很抗造的神话也在去年被打破了。更何况远洋也不能算是一家典型的央企,实际上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现在行业整体承压,远洋也提出要从三季度开始进入“战时模式”,冲刺销售,抓紧回款。再加上此前多次大额从大股东那里“啃老”,也容易引发一些不确定性担忧。

有了这样多注脚的远洋服务,能走到多远呢?

前不久,我们曾介绍过金茂服务,一家老牌央企,曾因服务上海88层摩天大楼而知名。但近些年来一直不温不火,一直到今年上市,开启收并购和多元业务探索之路,提出在2024年底前,可能收购或投资约3到8家物管公司及城市运营服务商,以及约3到5家提供社区产品及服务的公司。

远洋服务的地产母公司,与金茂服务的地产母公司,在很久以前也算得上是兄弟单位。金茂背后两棵大树之一的中化集团,曾经也是远洋地产的股东,与中远强强联合,共同推进了远洋地产的上市。这是远洋央企出身的来处。

但就因为后来中化筹建自己旗下的地产平台,只好逐步退出远洋。另一个大股东中远,也在2010年前后,在“劝退令”中退出了房地产业务。

此后,远洋的新任大树成了中国人寿,虽然远不及中化给力,但好歹也能给予一些助力。

01 稀释母公司含量

远洋服务发力比较晚,也是到了2021年,才通过收并购、渠道拓展扩大规模。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远洋服务合约面积1.06亿平方米,在管面积0.73亿平方米。

比起前两年10%左右的龟速增速,显而易见地拔高了一大截。

根据财报,远洋服务新增的3262万合约面积,仅有大约13%来源于母公司,其余的87%,有66.5%的是通过外拓来的,20.4%来自收并购。

其实这个说法略微有点水分,做了些文字上的游戏,达成在数据上稀释母公司含量的目标。

2020年发招股书时,远洋服务还很“贴心”地将“主要股东拥有的物业”单独列了出来。在2020年中期,这部分在管项目数量较少,仅有1个项目。

但在2021年的财报里,这个分类就消失了。

这中间发生的变化是,2021年2月,远洋集团与大股东中国人寿签订战略合作,为中国人寿的存量及增量不动产项目提供定制化物业服务,并就物业增值服务方面开展合作。

也就是说,2021年,远洋服务逐步拓展了购物中心、写字楼、产业园、医院、物流园、数据中心、学校、政府大楼、城市空间等多种业态类型。这其中有多少是来自于大股东“输血”,目前不得而知。

反正母公司含量是变低了。

其实这种合作都算不上关联交易,在国资和央企物业公司中尤其常见。比如少年时期的伙伴金茂服务,也曾签约中化旗下的写字楼、产业园。这也就是出身的意义罢了。

但如远洋服务这般,直接改编成外拓能力的,也并不多见。不过出发点也确实可以理解,毕竟2020年末上市即破发,且持续下跌,几个月后进入到低谷。

营收失速、净利不稳、啃老族、品质下滑等,都是当时被质疑的焦点。

洗掉啃老族的印象,总能或多或少在资本市场加点分。

02 窥见3个战略规划

前几天收购的这家名为天津熙合供应链的公司,有消息称,这是去年红星美凯龙危机下那场交易的产物。根据远洋服务的公告,这家公司合约面积260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139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环渤海区域、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华中及华西区域。但具体打包了什么项目进去,目前也不得而知。

红星美凯龙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爱琴海购物中心、天字头楼盘等,目前已经并入到了远洋的财报。但根据框架协议,爱琴海的物业服务,依然由美凯龙指定,打包到远洋服务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公告里还列出了这次收购的好处:1、远洋服务集团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新的地区市场,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其区域优势及平衡区域布局;2、受益于目标集团的经验、客户网络、行业知识及管理专长;3、为扩展增值服务提供稳固基础。

从这几条,其实我们可以窥见几分远洋服务目前的某些战略规划。

其一,进入新的市场。

这一点或与母公司的“南移西拓”有关。

这个计划开始于2020年,当时远洋服务押注一二线,却在京津冀遭遇业绩滑铁卢,错失三四线的时代机遇。“南移西拓”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中游和西部区域的热点城市圈都成为其开疆拓土的新战场。

众所周知的原因,地产母公司的战略分布,将成为物业公司的底色。远洋地产南移西拓,意味着远洋服务也同样南移西拓。

在很多时候,市场似乎认为物业公司要么接受来自母公司的输送,要么在资金上反哺母公司。但实际上物业公司和地产母公司还能有一种相互扶持的关系,比如此前碧桂园服务曾通过物业公司先去开辟新的战场,以物业服务铺就的品牌,为房地产销售做一些品牌认知方面的铺垫。

天津熙合的项目,恰好分布在了母公司的目标地。将物业服务部分剥离出来,转手到远洋服务,其实是符合双方利益的。

其二,目标集团的经验、客户网络、行业知识及管理专长

去年远洋收购红星美凯龙时,不但对其项目满意,对其管理团队也满意。把整个管理团队打包买下了。据说在收购后,尽管行业风声紧,但几乎也没什么裁员的动作。

通过收并好的标的,获得相关方面的管理经验和客户网络,在行业来说也不是新鲜事。比如碧桂园服务去年收购富力物业,除了好的标的,也是别有所图。

优化团队结构、客户网络等,背后当然是对收入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2021年,远洋服务在管购物中心项目21个,写字楼20个,几乎都实现了翻倍增长。醉翁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这一点跟市场目前的情况也是一致的,住宅物业竞争激烈,天花板突破困难。很多物业公司都把目标放到商业办公、城市服务方面。

其三,增值服务拓展

增值服务拓展,是这两年物业公司绕不过去的重。

2021年,远洋服务在管面积中,住宅及非商业仍然占据了94%。收入方面,来自住宅社区的,依然是大头。

也是因此,这家公司展现出了典型的规模依赖症。

收入增速与面积增速画成折线,几乎是重叠的。

不久前我们研究远洋服务少年时的兄弟企业金茂服务,这家企业也是蹒跚学步,规模小、增速缓慢、起步晚,但特点也是明显的:超高层管理经验、高端。市场对这些比较“另类”的物业公司,还是愿意容忍的。

远洋服务在服务方面,其实乏善可陈。

社区生活上的探索,4个方面:

「亿家U选」在线商城

租售服务,门店40家,销售额5倍增长

美居业务

养老:北京市“物业+养老”的试点单位

前三个方面,是目前物业公司的主流,也就是跟在巨头后面行动的部分。其实从超高增速也能看出来,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如果说远洋地产在北京地区陷入了增长困难,其为远洋服务铺垫的一二线城市底色,却是增值服务探索的沃土。

而关于养老服务,行业对养老服务的评价目前是褒贬不一,持谨慎态度的比较多。很多物业公司在社区内做了调研,却止步于投入产出比。

不久前,我们曾发表《绿城服务,有点意思》,通过绿城服务这家相对比较典型的“物业+养老”的公司,来表达目前物业公司面临的“养老压力”。虽然是趋势,但在缺乏有效模式时,也是难以承受的重。

一方面随大流,另一方面还没摸到门槛,远洋服务的战略规划,有点任重道远的意味在里面。

这次收并购后,在规模方面补充了一些弹药,有可能在上半年步入管理规模亿级俱乐部。但规模带来效应之外,也将意味着前车效应开始失灵,蹒跚学步的同时,要学会自己摸索前行。

远洋服务,还行吗?

标签: 物业管理,房地产后市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