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首页 > 资讯 > 焦点 > 正文
“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大意义 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中国”
2021-05-21 08:48:5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news2020

讨论健康发展问题,不能不先提及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这一年开始,“健康中国2030”被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其核心意义包括:第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第二,要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且明确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第三,这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承诺。

目前看,国家在5年前确立的这个重大战略是非常明智的。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了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几个要点,主要如下:第一,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康运动;第二,发展健康服务消费,鼓励企业创新,为新产品市场准入创造便利,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第三,深化疾病预防防控体系改革,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第四,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

上述这些措施如果都能够得到顺利落实,将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大意义

从过去一年到今年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健康中国2030”战略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从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

首先,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两亿,死亡人数达340多万。其次是疫苗接种。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总量已超过15亿剂。疫苗的干预作用究竟有多大。在我看来,大概有三种可能:一是疫苗起了积极的正向作用,但这一点还有待科学研究证实。二是中性作用,即疫苗既没有发挥大的积极作用,也没有负面作用,因为疫苗上市时间太短有关。三是负向作用。有些科学家提出,在目前这个阶段,对新冠病毒进行如此快速的、大面积的人为干预,会否导致所谓的“病毒免疫逃逸”?比如抗生素打多了,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未来人类再用抗生素应对传染性疾病时,效果可能越来越差。目前,这一问题无论是从科学层面和政治层面都存有巨大争议。

第二,经济增长。

根据IMF数据,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预计2021年经济增速为5.5%。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2.3%,预计2021年为8.1%,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情况非常好。这样的持续增长靠什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主要机制是以需求拉动供给,以供给促进需求;其核心是凸显需求,因为需求是增长机制的起点和落脚点。

第三,需求潜能。

从中国目前的需求结构看,居民消费这一领域的需求潜能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消费方式看,线上消费模式早已形成长期增长趋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们进一步增大了线上消费的力度。毕竟线上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对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这种态势在短期内不会减弱。从消费结构看,在过去数百年的人类历史中,随着人类“疾病模式”的转型,健康导向的消费弹性在家庭消费弹性指数排行榜中位居前列,高达1.5-1.6。基于目前的状况,我们有理由假定,健康消费弹性指数可能进一步超越诸如教育、食品等其他家庭消费项目。

由此可见,“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如能得到有效推进,它或将成为助推中国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此外,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在中国消费结构里的占比越来越大,这一点是否有微观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到2020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食品、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等八项消费项目里,只有住房和医疗保健这两个消费项目的消费结构指数持续上升,其他消费项目要么没有变化,要么开始下降。

住房的消费结构指数升高,因为它具备消费投资双重属性。倘若抛开住房,从纯消费的角度来看只剩医疗一项,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与过去200多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高度一致。

健康导向市场趋势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方面,双循环模式对内需增长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从当下总的需求结构看,促进居民消费应是拉动内需,实现经济有效良性增长的关键。其中大健康服务是核心推动力量。

挑战方面,健康服务对人力要素的投入具有相对较高的依赖性。随着健康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生产率的下行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事实上,根据发达国家多年来的统计数据和中国2008年以来的数据显示,医疗服务的大幅通胀既是短期趋势也是长期趋势。比如在美国,20年以来只有医疗服务是通胀最高的项目。这种通胀要么源自需求,要么源自供给侧的成本变化。

医疗服务大幅通胀的客观事实,与其依赖人力要素主导推动的增长不无关系。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比如更好地促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开放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革支付手段等,以此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是经济学家们未来需要研究的一大重点。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不仅取决于中美两国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取决于增长的推动力结构,是靠要素积累的推动还是靠生产率的提升来实现?这可能会是一大挑战。

(本文根据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大国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国恩在北大国发院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第56期报告会的演讲整理)

标签: 健康中国2030 全球健康治理 后疫情时代 健康素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