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 全国对虾年需求量为200万吨左右
2021-09-29 15:02:04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news2020

跻身世界最大的虾养殖国,以及最大的虾消费国后,中国逐渐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自主选育的虾苗。

9月27日,在2021第二届中国·滨州对虾节暨水产博览会期间,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水产”)副总经理陈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过20多年的对虾选育实践,正着手推动自主选育品种对国外品种的替代。由于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养殖盐田虾的国家,在品种方面,不存在被国外“卡脖子”的情况。

中国的对虾育种史

中国养殖对虾的历史悠久,不过成规模养殖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虾养殖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的局面,推动了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

1993年,席卷全球的白斑综合征使得虾养殖业一片哀鸿,大量虾池荒废。为了减轻乃至摆脱病害的侵扰,中国开始选育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中国对虾新品种。

培育一个水产新品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根据有关规定,水产新品种至少要经过连续4代选育,再经过至少两年的生产养殖对比试验,直到确定选育群体的优良状具有特异、一致和稳定,才可以向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申请审定。中国对虾“黄海1号”,从1997年开始连续攻关,到2003年才培育成功。2006年,“黄海1号”被原农业部列为水产养殖主推新品种。

“黄海1号”属于中国对虾的新品种。“中国对虾”是世界上对虾养殖的三大主要品种之一。另两大品种是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前述渤海水产的招牌产品是盐田虾,盐田虾属于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原产于美洲太洋沿岸热带水域,中国1988年从国外引进,1992年实现全人工育苗,随后开始在国内逐渐推广。

自2002年开始,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团队就开始了自主选育工作,于2009年培育出“科海1号”新品种。在此基础上,运用品系繁育和配套系育种理论,历经7个世代连续培育,培育出升级版“广泰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相比进口虾苗,“广泰1号”的生长速度提高16%、成活率提高30%。

渤海水产副总经理黄皓称,通过提纯和扩繁,虾种成本比以前进口降低了一半。

每年进口30万对种虾

南美白对虾是全球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对虾,其全球年产量超过400万吨。中国的对虾产量,2003-2004年达到160万吨,占全球60%以上,到如今下降至60万-80万吨。

黄皓称,对虾消费,过去是大量出口,如今,随着中国人生活水提高,对虾的需求猛增,再加上加工行业成熟,全国对虾年需求量为200万吨左右,且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这使得原先出口的对虾转为内销,而且还需要大量进口。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前,对虾进口量逐渐递增。然而,疫情暴发后,超市下架冰鲜水产,消费低迷,进口量大幅下滑。虾的价格,去年全年都很低。到了今年春节前,需求激增,价格到达历史高位,即便是到目前,也是这些年来比较高的价位。”他说。

为满足正常生产,中国需要每年从国外进口30万对种虾。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称,一对南美白对虾亲虾(种虾)的价格约200美元,中国每年进口南美白对虾亲虾30万对左右,需花费上亿美元。

他认为,种源是制约国内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

2019年,中国破译南美白对虾基因组,获得对虾基因组图谱。借助这一技术,渤海水产进行对虾适应北方养殖环境这种新品系的培养。黄皓称,从这个角度来讲,水产养殖的技术壁垒还是比较高的。

在自然水域,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盐度范围是千分之10至千分之25,理论上限为千分之40。然而,在滨州北部地区,有大片沿海滩涂,当地渔民利用盐田的初级蒸发池养殖对虾,俗称“盐田虾”。

陈锚称,滨州北部养殖盐田虾的高盐度海水,千分之40只是起步,甚至达到千分之65。正是经过不断的驯化,才形成了如今的盐田虾。

目前,中国发展盐田虾的时间并不长,真正成规模养殖也就6年左右。在这期间,中国完成了抗高盐的盐田虾品种选育,除中国以外,世界上不存在养殖盐田虾的国家,也就自然不存在被国外“卡脖子”的情况。陈锚称,在盐田虾种源方面,中国是有保证的。

标签: 生活水平 对虾年需求量 对虾转为内销 对虾进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