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房企如何为低碳转型“买单”
2021-06-17 10:39:52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news2020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房地产行业正面临一场难度不亚于其他领域的绿色大考。

今年6月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印发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明确,绿色建筑标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式样,标识星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级别,并对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和审查程序、标识管理等做了相应规定。该办法旨在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根据此前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不断提高。

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推进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专业学组主任、朗诗控股集团董事长田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由于房价管控严格和拿地成本较高的双重影响,利润率下降,主动减碳降排、打造绿色建筑的积极不高。这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准入和奖惩机制,并运用绿色金融手段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零碳建筑成主流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中国建筑部门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0%。如果以建筑全过程来看,以2018年为例,中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碳排放的51.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那么,房地产的减碳点在哪里?

被业界广泛引用的标准是,2001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提出了企业减排责任的三个“范畴”。范畴一是指企业的直接排放,例如燃料燃烧、公司所有车辆和其他逸散排放。范畴二是指企业外购电力而产生的间接排放。范畴三则是指范畴二中未包括的企业价值链上发生的所有间接排放,包括上游和下游的排放。

根据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碳排放调研报告2021》,房地产企业碳排放存在四个特征:一是总量大,中国的房地产建筑业产生的碳排放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碳排放量。二是强度大,单位产值的排放量比全国均水高出1倍。三是先导,房地产业作为具有较长产业链、较高产业关联度的综合产业,消耗了中国35%以上的钢材、30%左右的水泥。

第四,上述范畴三的占比远高于范畴一和范畴二。据其测算,对于商场、办公、写字楼等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占建筑全生命周期的90%以上。因此该报告提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房地产企业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产业链上、下游碳排放的控制上。

“这意味着房企减碳的两条路径:一是向上管理供应链,二是实现自身建筑的高效运维。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个整合资源的“买单者”,小到一块砖、一片玻璃,全是买来的。房地产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了这些相关产业走什么样的道路。”田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相比较推动供应链绿色化、减少上游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和污染,更让人担忧的是下游。无论是改造存量,还是优化增量,转型到低碳建筑的路子上来,房企都要投入真金白银。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日前公开表示,本世纪中叶零碳建筑应该成为主流。其中,零碳建筑科技和既有建筑的升级改造是重点。例如,提升低排放建筑的标准和运营水,加快推动超低能耗、零能耗和零能耗建筑。

“‘十四五’阶段,碳中和建筑的示范工程和项目应该是努力的方向。”柴麒敏说。

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启动会已于今年4月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倪江波在会上发言时提出,为积极落实国家“30·60”双碳目标,城乡建设领域2030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正在研究编制,建筑物碳排放在终端碳排放占比巨大,应按照“早达峰、低峰值、压翘尾、短台、深中和”的总原则开展本领域减碳工作。

此外,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的《助力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还提到,建筑部门除了加强执行建筑节能改造以外、还需要推进取暖的去碳化、解决供暖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提升炊事电气化的程度。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搭建好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精准监测和能源管理、区域规划顶层设计三大支柱。

绿色金融成房企融资新渠道

在今年5月底举行的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表示,现在房地产企业分化重组的趋势非常明显,各种资源、市场份额在加速向优势房企集中。上市房企,特别是头部企业,要把低碳绿色建筑作为发展方向,成为积极践行者和引领者。谁在这个方面觉悟得早,行动得快,谁就会能够争取到主动。

随着中央坚持“房住不炒”,房企“三道红线”以及银行“两道红线”陆续出台,地产金融监管持续收紧。但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1年一季度,房地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约为153亿元,占2020年房地产绿色债券规模296.8亿元发行量的51.5%。

6月9日,央行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并宣布从7月1日起施行。央行表示,绿色金融评价面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坚持绿色导向、商业可持续、激励约束兼容,按照客观、公、公正原则稳步推进,依法尊重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自主经营。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24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工作。

对于支持绿色金融的全面规划,政策方面早已有迹可循。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

具体包括: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挖掘高质量的低碳项目;强化金融政策支持,支持和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逐步完善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因素纳入评级方法,以引导资本流向应对气候变化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等。

标签: 绿色建筑 高质量发展 低碳转型 建筑能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