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11-05 09:24:50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news2020

八桂大地辟新路,自贸试验扬风帆。2019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高举改革探索之旗,深入贯彻“要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

南宁片区: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南宁片区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合作台叠加优势,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产业,打造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

紧盯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的“风向标”,打造高标准高质量自贸园区

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南宁片区积极在开放的氛围中,以务实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培育创新机制体制、灵活的贸易规则。国务院《总体方案》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完成率达95%。累计形成76项制度创新成果,1项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2项获海关总署创新举措备案、12项具有全国首创、17项在自治区复制推广。2021年7月22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0-2021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南宁片区在同批自贸试验区19个片区中总体排名第4位。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赢得“生机”。

产业集聚大有作为。年,产业发展不断集聚,南宁片区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不断探索产业聚集新路。一是现代金融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依托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各类企业超万家,其中金融机构(企业)超200家,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类金融同步发展的局面。二是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快速崛起。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目前数字经济企业超3000家,聚集了广投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北投数字科技园等数字经济产业园。三是先进制造业加快集聚发展。依托南宁综合保税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围绕电子信息,初步形成以芯片加工和半导体、LED、电路板、手机及配件制造企业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四是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依托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目前已累计入驻物流企业700家,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加快,物流节点和枢纽作用不断增强。五是文体医疗产业快速发展。文体医疗产业发展载体基本健全,举办国际大型赛事、国际一流文艺活动能力不断提升;建成广西首家三甲民族医院,一批优质医院正在加快建设。截至2021年10月31日,累计新设立企业超2.6万家,同比增长269.5%;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形成主导产业硬核产业加速集聚的态势。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承接自治区级161项行政权力下放事项,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涉企政务服务事项95%以上事项网上可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证登记模式,推行不动产电子证照改革。提升改造南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基本形成“一窗一事全办好”的政务服务生态系统。专项开发建设南宁片区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统项目,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审批由人工审批模式向机器智能模式转变。一系列组合拳接连打出,挥出南宁片区新力量。

人才工作扎实推进。围绕人才积聚、台建设、管理机制、服务保障4个方面,出台南宁片区人才支持政策、高层次金融人才优惠待遇,突破推出18条人才新政。截至目前,南宁片区共有89名急需紧缺青年人才获得生活补助累计187万元,6家企业入选南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邕江计划”共获450万元资助,79人被认定为南宁市高层次人才。

统筹协调快马加鞭,举全市之力支持南宁片区建设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专项发展资金,市级财政5年内安排不少于10亿元定向用于南宁片区建设。2020-2021年市财政统筹安排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亿元,重点支持南宁片区创新研发、人才引进培养、产业发展和产业设施建设等。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资金3650万元,用于支持南宁片区政策兑现、创新示范项目建设、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南宁金融集团作为广西(南宁)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南宁市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南宁市股权融资服务中心、南宁市外贸企业服务中心融资功能,积极为片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挂牌以来,四大中心累计举办政银企对接会48场,为2279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受理企业融资申请金额共计119亿元,帮助1800家企业成功实现融资90亿元。

支持企业提升创新水。通过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支持,推动企业创新创业台建设。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获批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中国-东盟区块链应用创新实验室,建设南宁市配电网故障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华智能制造研究院、单原子催化产业研究院2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落地片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龙光·玖珑臺孵化器、广西新外贸孵化基地等企业孵化载体在片区运营。

钦州港片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以高水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向海开放新引擎

为加快建成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钦州港片区拿出争当改革领跑者的精气神,建成运营全国唯一位于非省会地级市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全国率先实现远程自动化装卸作业,集装箱装卸能力提升7倍,年办理量进入全国第5位。完成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打造了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港口,真正实现海铁联运的无缝对接。目前,钦州港已具备20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通航、30万吨级油轮通航条件,广西最大原油码头30万吨级油码头对外开放;跨境口岸通关便利化水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总数达到7条、辐射10省36市72个站点,发出首趟“北部湾港-成都-波兰-德国”班列,与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衔接。钦州港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提升至全国沿海港口前20强、前15强,荣登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第47位,获得国际枢纽海港新定位,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以龙头企业产业链集聚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告别传统“孤军奋战”的落后思想,依托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经济园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及“双碳”背景下,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华谊化工、恒逸绿色化纤、中伟新材料、中船装备、泰嘉光电、金桂纸业等龙头企业产业链,加快打造5个产值500亿~100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中园,形成“三千亿级”临港工业新体系。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广西首个“双千亿元”工业项目-华谊化工新材料基地一期建成投产,恒逸化工化纤项目落地建设,钦州石化产业园连续2年上榜中国化工园区前20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龙头项目新突破,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港创智睿智能终端产业园两大项目全面建设。开辟千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新领域,中伟新材料基地项目建设正快马加鞭,将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前驱体制造基地。目前,钦州港片区新签约落地、建设及投产的产业项目15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产业发展质量加快提升,引进主导产业旗舰项目或补链扩链项目102个、总投资额达1782亿元,新增“四上”企业8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

以制度创新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

时代更新蝶变,对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钦州港片区变局中乘势而上。截至目前,改革试点任务完成率达94.7%,其中跨境金融创新试点、铁路集装箱“一箱到底”通用联运机制等多项成果独具钦州特色并属全国首创。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前沿科技企业、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入驻片区,引进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见炬热管理新材料及集成电路精准温控项目,北部湾港保税燃油供应基地落户钦州港正式运营,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实现破局,互联网医院、电商直播、台经济抱团式发展。片区新增注册企业超过1.2万家(含外资企业及分支机构99家),是自贸试验区成立前入驻企业的5倍,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达2354亿元。

以“两国双园”升级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紧围绕把中马“两国双园”建设成为“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构建国内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打通毛燕输华障碍,目前每个月产量已经达到1.5吨。中马产业园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燕窝加工贸易基地有10家企业已获海关总署批准为毛燕加工企业,占全国七成,燕窝进口量及产值逐年增加。累计引进台经济企业超过70家,入驻标准厂房企业110家。

启动广西首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投资基金。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金融创新试点业务,创新实施试点企业“白名单”制度,目前已向试点银行公布43家金融创新试点企业白名单企业,业务量超50亿元,实现“两园双园”之间跨境投融资和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202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广西开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按照“本驱动、服务实体”原则,明确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开展投融资便利化和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的两大类、五项金融创新试点业务。9月26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政策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在广西复制推广,将部分创新试点业务复制推广至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和崇左片区。

崇左片区:凸显“边”的特色写好“跨”的文章

崇左片区重点以“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金融、跨境旅游和跨境劳务合作”等“五跨”试点任务为重点,向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入地推进探索“崇左经验”,高质量推进崇左片区建设,充分释放口岸经济发展活力。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释放改革活力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制度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围绕“五跨”发展重点,深入开展特色鲜明的制度创新,形成“崇左经验”。截至2021年9月,崇左片区改革试点任务完成92.9%,推出创新经验案例14项,8项被列为自治区首批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5项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边境地区跨境人民使用改革创新》入选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2021年1-9月,凭祥市(崇左片区)跨境人民结算金额179.94亿元,较往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为地方谋发展

以推进改革试点任务为重要抓手,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五跨”主导产业和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集聚发展,发扬边的特色,写好“跨”的文章。一是跨境贸易跨越发展。积极探索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边境贸易管理便利化,推进边民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2021年1-9月,崇左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进出口货值14.54亿元。二是跨境物流覆盖中南半岛。累计开通跨境公路物流线路22条、跨境铁路班列线路13条,智能公路港(冷链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今年7月,中越、中欧班列首次联程运输开行,实现跨境物流联东盟达欧盟。三是跨境金融不断创新。业务从跨境结算往保险、融资、担保拓展。搭建了全国首个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信息系统。今年1-7月跨境人民结算金额152.15亿元。以“知识产权+有形资产”模式,实现了崇左片区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业务首单签约成功,2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850万元。四是跨境旅游、跨境劳务合作项目加快推进。探索出境自驾车辆担保金保险业务,进境自驾车外国驾驶员免交体检证明,降低旅游企业运营成本;加快友谊关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东盟(凭祥)水果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立起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四证两险一中心”管理模式。五是跨境产业链加快构建成型。在全国打造首个中越凭祥-谅山“两国双园”跨境电子产业园项目,引导三诺、良维等企业落户“崇左片区+越南境内”互动产业园跨境布局生产,构建中越跨境产业链,形成“两国双园”加工的联动基地。

以营商环境为根本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是多个“跨”,按下效率提升键。打造“区市一体化”行政审批格局,推动崇左片区与属地凭祥市政务服务更加有效的跨主体、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深度融合,实现了崇左片区、属地事项互办、结果互认、数据互通,大幅度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二是多创新,按下服务优化键。出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三是多个“办”,按下审批加速键。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协调解决、全程代办、服务上门等“一对一”VIP服务,让软服务变成促进发展的硬实力。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把实现途径具体到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代理办、马上办、上门办,实现办理事项流程简化、时间缩短。四是多个项目开工,加快提升产城融合水。2021年以来,共实现产业项目等开工15个,竣工10个,包括三诺电子产品加工项目、保航农业水果加工项目、良维电子电子电器件加工项目、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计量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凭祥旅游集散中心加油站项目等。五是加快完善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凭祥边境出口加工区一期工程、凭祥综保区卡凤物流加工区标准厂房、凭祥综保区二期(筹)智能公路港及冷链产业园均可可交付企业使用;跨境劳务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何 欢任仕美)

标签: 自由贸易试验区 开放创新 高质量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