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中国节日成为大IP 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一票难求
2021-09-26 10:05:16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news2020

故宫博物院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一票难求,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为流光溢彩的上元灯节”;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频出圈,刷屏全网;各地推出的各种传统文化沉浸式民俗体验活动,让老百姓直呼“有年味,有节味了”……年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中国节日,推陈出新,以更新颖别致的方式,带给了老百姓更入心的节日文化体验。为何中国节日能够成为大IP?深圳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业界专家。

节日是不可缺失的文化记忆

节日意味着什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胡钰说,节日,意味着休息,从工作状态中走出来;意味着欢乐,与亲朋好友欢聚一起;更意味着秩序,社会运行的“一张一弛”。这种节日带来的秩序,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基因。“中国的节日里蕴含了太多的中国历史、中国智慧、中国快乐,从春节到元宵节,从中秋节到重阳节,从四季更替到二十四节气,都值得去细细体味。”

“节日是人们选定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的文化行为, 节日的本质属之一是它的时间属, 它属于在自然时间的流程中, 人们确认的文化时间。在这个文化时间内, 特定的社会群体实践具有社会意义的文化行为。”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表示,节日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文化记忆。

利用技术赋能让节日焕发活力

中国节日在现代重新焕发活力,借助社交网络等新兴的技术传播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更容易跟老百姓的情感心灵架起桥梁,尤其是年轻人。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应创新地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传统节日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比如利用大数据、VR技术、3D打印等技术充分展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传播,让传统节日文化以新面貌、新形式、新内涵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博物馆等。”有专家认为,自媒体时代,微博等台具有用户量大、使用频繁、传播快等特点,受到不同年龄段的人青睐。

弥补在城市化进程中过度紧张的缺憾

谈起如今中国节日愈加受到重视的原因,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鹏林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政府、媒体、商家一起推动的文化消费现象。“政府希望促进文化消费,媒体希望提升大众的新闻关注度,商家希望通过消费来提振市场,所以大家一起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各种契机,运用现代传媒、数字技术展现节日氛围,只是其文化内涵可能早已不是传统节日的原初涵义。”

胡鹏林表示,当城市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们的心理受到某种冲击,于是会开始怀念农业社会时期的文化。“中国节日基本都是农业社会时期流传下来,多数也与农耕文化相关,那种文化已经被我们美化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认为这些节日文化可以弥补在城市化进程中过度紧张的缺憾。”

标签: 中国节日 紫禁城上元之夜 文化活动 一票难求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